Skip to content

Jesus revealed in Gospels

耶稣医治:以大能的话语

由于见证过血腥的比夫拉战争期间的尼日利亚比夫拉,有影响力的法国医生兼政治家Bernard Kouchner创立了医疗救援机构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无国界医生组织),致力于治疗以及拯救伤员。无国界医生已成为以中立着称的全球医疗救助机构。无国界医生将不分种族或宗教,尽力治疗和拯救冲突地区或自然灾害中的任何一方。  无国界医生组织成立后,库什内先后三度担任法国左翼和右翼政府的卫生部长。联合国任命库什内尔为他们驻科索沃的联合国特使,以重建科索沃,在前南斯拉夫发生残酷的科索沃战争后建立正常运作的政府结构。耶路撒冷邮报将 Kouchner 列为全球第 15 位最有影响力的犹太人,因其对医治人民和重建国家的贡献。 古代犹太传统中的疾病与治疗 长期以来,治愈疾病一直是犹太人的一个重要主题。想想 2500 多年前耶利米在圣经中写下的这些话。 12 耶和华说:“你们的创伤无法医治,你们的伤口无法痊愈。13 没有人帮助你们,你们的伤处无药可治,你们无法痊愈。14 你们的盟友都忘了你们,对你们漠不关心。我要像你们的仇敌一样击打你们,残酷地惩罚你们,因为你们罪大恶极,罪过无数…… 17 虽然你们这些锡安人无家可归,无人关心,但我要医治你们的创伤,使你们康复。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 30:12-14, 17 耶利米奉上帝之名写道,以色列国家需要医治。但由于在耶利米时代以色列拒绝接受这种医治,她的命运指向了国家的痛苦和苦难。然而,耶利米点燃了未来国家康复的幻象。几章后他再次重申了这一点 6 但有一天,我必使这城复兴,医治她的创伤,使她繁荣昌盛。 耶利米书 33:6 医治者耶稣 耶利米写下这些话的五百年后,耶稣出现了。在他的许多非凡特征中,最突出的是他治愈他人的能力和意愿。与 Bernard… Read More »耶稣医治:以大能的话语

像摩西一样:在山上以权柄教导

宗教教师(Guru) 源自梵语中的“Gu”(黑暗)和“Ru”(光)。宗教教师以真知之光驱散无明的黑暗。在加利利海岸,耶稣发表讲话,通过他对圣雄甘地的影响从而证明了这一点。甚至,在 1900 年后以及遥远的印度都能感受到这种影响, 甘地和耶稣的《登山宝训》 在英格兰,耶稣诞生 1900 年后,一位现在被称为圣雄甘地的来自印度的年轻法学院学生得到了一本圣经。当他读到耶稣的教义,即登山宝训时,他道: “登山宝训直击我的心。” MK Gandhi,自传或我对真理的实验故事。1927 第 63 页 耶稣关于“以德报怨”的教导让甘地洞察了古代印度教的不伤害和不杀戮的概念。甘地后来将这一教义改进为政治力量,面对英国统治者,他使用非暴力不合作。几十年的非暴力不合作使印度以一种基本和平的方式从英国获得独立。耶稣的教导触发了这一切。  那么耶稣教导的是什么呢? 耶稣的《登山宝训》 耶稣受魔鬼的考验后,开始教导。他在福音书中记载的最长的要旨被称作《登山宝训》。一下提出重点,在这里阅读完整的布道。之后我们回顾摩西以获得更深刻的见解。 耶稣教导如下: 21 “你们听过吩咐古人的话,‘不可杀人,杀人的要受审判。’ 22 但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a]向弟兄发怒的,要受审判;凡骂弟兄是白痴的,要受公会[b]的审判;凡骂弟兄是笨蛋的,难逃地狱的火。 23 “所以,你在祭坛前献祭的时候,要是想起有弟兄和你有过节, 24 就该把祭物留在祭坛前,先去跟他和好,然后再来献祭。 25 “趁着你和告你的人还在去法庭的路上,你要赶紧与对方和解。不然,他会把你交给审判官,审判官会把你交给差役关进监牢。 26 我实在告诉你,要是有一分钱没有还清,你绝不能从那里出来。 马太福音 5:21-26 通论通奸… Read More »像摩西一样:在山上以权柄教导

耶稣在沙漠中被考验

福音书告诉我们,就在耶稣在受洗之后…… 12 圣灵随即催促祂到旷野。 13 祂在旷野受撒旦的试探四十天。祂与野兽在一起,有天使服侍祂。 马可福音 1:12-13 我们可能认为耶稣为了受考验/试探直接去旷野很奇怪。为什么是 40 天?但这可不是任意一个数字。耶稣这样做是在提出一个惊人的主张。要想了解这个主张,我们需要先了解在耶稣1500 年前的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的沙漠考验 就在以色列人渡海受洗之后,…… 1 以色列全体会众从以琳出发,来到以琳和西奈中间的汛旷野,时值他们离开埃及后的第二个月的十五日。 2 以色列全体会众在旷野向摩西和亚伦发怨言说: 3 “我们还不如当初在埃及就死在耶和华手中。在那里,我们至少可以围在肉锅旁吃个饱。现在,你把我们带到旷野来,是要叫全体会众饿死在这里吗?” 出埃及 16:1-3 受洗后,他们立即进入沙漠接受饥饿的考验。他们最终在沙漠中待了 40 年! 13 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发怒,使他们在旷野漂泊了四十年,直到在耶和华面前作恶的那一代都死了。 民数记 32:13 耶稣再次接受以色列的考验,代表以色列通过 耶稣在沙漠中重新接受了对以色列人的考验。他在沙漠中 40 天的考验与以色列 40 年的考验相似。他这样做象征性地主张代表了以色列。注意试探者是如何考验耶稣的。… Read More »耶稣在沙漠中被考验

耶稣受洗: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人们本能地感觉到他们“不洁”。我们之所以知道这点,是因为尽管世界上的宗教和传统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它们都要求在接近神圣时用水清洗。  穆斯林在祈祷前小净。印度教有习俗在恒河等神圣的河流中沐浴,以在神圣的节日前净化自己。佛教僧侣在冥想之前用水清洗自己。神道在做礼拜之前要经过清洗意识。犹太人在他们的神圣节日之前沐浴。在基督教的世界中,受洗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各个教会的洗礼方式略有不同,但施洗约翰对耶稣的洗礼树立了范例。 摩西的洗礼 虽然耶稣受洗是最受关注的,但圣经中的洗礼可以追溯到耶稣之前的很久。使徒保罗写道: 1 弟兄姊妹,我希望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曾经在云下走过红海, 2 都在云下、在海中受洗跟从了摩西。 哥林多前书 10:1-2 保罗所指是将逾越节后的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红海分开以色列人穿过红海的那一刻。正如《出埃及记》第 14 章所记载的那样,埃及人试图追赶他们。但是,在他们对穿过分开的海的以色列人追击之时,当水墙倾泻而下时,埃及人丧生了。摩西带领的以色列人在走过红海时都“受洗跟从了摩西”。这成了他们的民族洗礼。 耶稣的洗礼延续了规律 我们正在探索福音对耶稣作为以色列的实现或化身的描绘。他奇迹般的出生与以撒呼应,他逃离希律与雅各/以色列呼应。耶稣的洗礼延续了这种规律(于此总结)。耶稣为什么要受洗?他不需要洁净。施洗约翰在耶稣走近他受洗时说了很多话,正如《马太福音》所记载的那样: 13 后来,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要约翰为祂施洗。 14 约翰想要拦住祂,就说:“应该是你为我施洗才对,你反倒来找我?” 15 耶稣回答说:“你就这样做吧!我们理当这样遵行上帝一切的要求。”于是约翰答应了。 16 耶稣受了洗,刚从水里上来,天就开了。祂看见上帝的圣灵像鸽子一样降到祂身上, 马太福音 3:13-16 耶稣不需要受洗来洗净污秽。他的内在已经很干净了,所以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会使他不洁。但他的洗礼是他与以色列呼应的另一个标志。正如以色列经历了洗礼,他也经历了洗礼。 杯的洗礼 福音书中的“洗礼”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通过注意福音书如何使用这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对犹太仪式清洗的评论,马可指出: 3 因为法利赛人和所有的犹太人都拘守祖先的传统,总是先照礼仪洗手之后才吃饭; 4 从市场回来也要先洗自己,然后才吃饭。他们还拘守许多其他规矩,如洗杯、罐、铜器等。 马可福音 7:3-4 “洗”这个词出现了三次。在原文希腊语中,第一个“洗”(第三节)是“洗涤”的标准词。但是第… Read More »耶稣受洗: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旷野中的狂热

历史上的Simon bar Kokhba (Simon ben Kosevah) 是于公元 132 年至 135 年间领导了最后一次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叛乱并失败了的人。作为犹太民族自封的王子,他要求所有犹太人都跟随他参加反对罗马的独立战争。他领导了这次起义,因为罗马人打算在耶路撒冷废墟(因公元 66-73 年失败的起义而毁坏)上建造另一个异教徒城市 (Aelia Capitolina) 。这座城市将有一座供奉异教罗马神朱庇特的神庙。  虽然最初他在犹太荒野的基地取得成功,但当罗马帝国军团的全力反击时,他们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巴可巴和无数其他犹太叛乱分子在罗马的最终胜利中惨遭杀害。在他被击败之前,许多犹太圣人,包括拉比阿基瓦 (Rabbi Akiva)(密西拿的主要贡献者之一)都称他为救世主。 巴可巴 (Bar Kokhba) 将他在沙漠荒野中的宗教狂热用于对抗外来的外部敌人——罗马帝国。他的幻想看到了只有当外星人占领的军事力量被驱逐并且锡安从外国占领中解放出来时,救世主的和平才会到来。 巴可巴与施洗约翰的对比 巴可巴(Bar Kokhba)… Read More »旷野中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