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福音

简单而有力:耶稣的献祭如何抵消你的业力?

业力,就像重力一样,是一种积极影响你我的原则或法则。业力可以有很多含义,但基本观念是我们做出行为,善行的功德和恶行的惩罚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除非我们的行为是完全善的,否则我们会继续陷入死亡的轮回之中。 我们本能地以某种方式感受到这一点。当我们做我们知道是错误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内疚。因此,通过我们的知识、智慧和努力,我们制定了许多应对积累业力的方法。有些人可能会在苛刻的苦行僧派中生活一段时间,遵守所有的戒律。有些人发现这很困难,并希望尽最大努力遵循五戒就足够了。还有的人寻求菩萨的帮助。此外,冥想修行、向佛祖祈祷、礼拜寺庙和圣地、向僧侣或他人施舍善款,都是我们追求积累善功德的途径。这有助于减少我们行为的果报,也就是业力的后果。 这些方式都很困难,我们永远无法确保我们的努力是否足够。我们行动背后的动机是否足够好?善行达到一定数量是否就行了?所以,就像地心引力一样,我们生活在业力之中,无法挣脱。 因此,有些人就放弃了努力。他们只是为当下的快乐而活,而不考虑他们的行为所累积的业力。 圣经中表达的业力法则 耶稣来代表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他来帮助我们找到摆脱烦恼的方法。他解除了佛陀所洞见的死亡和无常的轮回。 如何做到的? 《圣经》用以下话语宣告了影响我们的业力法则: 23 因为罪的代价(原文为“wage”)就是死亡,而上帝借着主基督耶稣赐下的礼物则是永生。 罗马书 6:23 该图说明了这个业力法则。业力的字面意思是“行为”或”结果“。这与此处使用的“代价”一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工资(wage)”是工作的经济行为火结果经济行为。但在精神上,当我们为罪工作时,行为或业力就是死亡。 “死亡”是分离的意思。当我们的灵魂与我们的身体分离时,我们的身体就会死亡。以类似的方式,我们在精神上与神隔绝或死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上帝是圣洁的(无罪的)。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因罪而与上帝隔绝。罪会产生导致死亡的业力。一位圣洁无罪的上帝不会容忍罪恶,所以我们与他分离。我们在精神上上死去。 我们的功德不足以弥补我们的业力 这种分离会引起内疚和恐惧。因此,我们尝试的是通过建立功德,将我们从死亡的一侧带到上帝的一侧。我们将此形象化为一部分跨越差距的桥梁。我们献祭,进行仪式洗礼、苦行、参加节日、去寺庙、做很多祈祷,甚至试图减少或停止我们的罪恶。对于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这份获得功德的行为清单可能会很长。问题是我们的努力、功德、牺牲和苦行,虽然不错,但还不够。这是因为我们的罪的业力或结果(“代价”)是“死亡”。只有死亡才能偿还罪恶,而不是我们的善功。  所以,我们的功德努力根本不够。这就像试图通过只吃素食和服用维生素来治愈(致死的)癌症。服用维生素和吃素也不错——但不能治愈癌症。为此,您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是圣经的业力法则,这是个坏消息。我们通常甚至不想听到它。因此,我们经常充实自己的生活,希望这个法则会消失。但是,就像重力一样,这个法则继续束缚着我们。 赐予解脱的好消息 然而,圣经并没有以这个业力法则结束。 23 因为罪的代价就是死亡,而上帝借着主基督耶稣赐下的礼物则是永生。 罗马书 6:23 小小的“而”表明现在律法的方向即将转向另一条路,走向好消息。“好消息”是福音的字面意思。因果法则逆转为解脱和般若。那么这个解脱的好消息是什么呢? 23 因为罪的代价就是死亡,而上帝借着主基督耶稣赐下的礼物则是永生。… Read More »简单而有力:耶稣的献祭如何抵消你的业力?

一个极富有的花花公子如何传授摩耶的智慧?

“摩耶(Maya)”来自梵语,意思是“无”,因此是“幻”。不同的圣人和思想流派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摩耶的幻境。他们普遍警告说,物质或物理可以误导我们的灵魂,从而使其陷入束缚。我们的灵魂渴望控制和享受物质。然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最终为欲望、贪婪和愤怒所奴役。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加倍努力,错误叠加在错误之上,陷入更深的幻觉或摩耶之中。因此,摩耶就像一个旋涡,随着力量的增长,越来越多地困住一个人,导致绝望。摩耶导致将那些短暂的东西视为具有持久价值,在这个世界中寻找持久的幸福,而这个世界无法提供。 希伯来圣经包含了探讨这种幻或虚的智慧文学。这些智慧诗作的作者是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他记录了他在“阳光下”生活时所经历的摩耶及其影响。也就是说,生活得好像只有物质才有价值。只在太阳下的这个物质世界中寻找持久的幸福。 所罗门在“阳光下”的玛雅经历 在《传道书》里,所罗门描述了他为在生活中找到满足所做的一切。他写道: 2 我心里想:“来吧,不如尽情享乐,好好享受!”唉!结果这也是虚空。 2 我说:“欢笑只不过是一阵狂妄,享乐又有什么用!” 3 于是,我决意用酒使自己快乐,在体验愚昧的同时仍然保持理智,直到我明白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做何事才有益。 4 我大动工程,为自己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 5 开垦花圃园囿,种植各种果树, 6 开凿池塘,浇灌茂林。 7 我买了仆婢,又有生在家中的仆婢,拥有的牛羊远超过有史以来耶路撒冷的任何人。 8 我为自己积聚金银,搜罗列王和各省的奇珍异宝,得到男女歌优及许多妃嫔——都是世人所想望的。 9 这样,我便财势日增,享誉盛名,超过耶路撒冷历来所有的人。然而,我仍然保持智慧。 10 凡我眼睛爱看的、心里渴慕的,我都随心所欲,尽情享受。我的心从劳碌中得到欢乐,这是我劳碌所得的回报。 传道书 2:1-10 财富、名望、知识、工程、女人、享乐、王国、事业、美酒……所罗门拥有了一切。他拥有的比他那个时代或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多。爱因斯坦的智慧,马云的财富,宝莱坞明星的社交/性生活,以及像英国王室威廉王子那样的王室血统。这一切汇聚在一起。谁能比得上这个组合呢?你可能会认为,所有人中,他会感到满足了。 在他的另一首诗作《雅歌》(也在圣经中)中,他记录了他色情、火热的恋情。这似乎是最有可能提供终身满足的追求。这首诗已有将近 3000 年的历史,具有宝莱坞最佳爱情电影的浪漫色彩。  圣经记载,拥有无比的权力和财富的所罗门拥有了700个情妇!这远远超过宝莱坞或好莱坞最多情的情人。但即使拥有如此多的爱、财富、名望和智慧,他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1 以下是在耶路撒冷做王的大卫之子——传道者的话。 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 3 人在日光之下的一切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大地却永远长存。 5 太阳升起,太阳落下, 匆忙回到升起之地。 6 风吹向南,又转向北, 循环不息,周而复始。 7 江河涌流入海,海却不会满溢; 江河从何处流出,又返回何处。 8 万事令人厌烦,人述说不尽。 眼看,看不饱;… Read More »一个极富有的花花公子如何传授摩耶的智慧?

获得义 – 亚伯拉罕的实例

前面我们看到亚伯拉罕仅仅通过信获得了义。这在一个短句中也有说明: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算为他的义了。(创世纪15:6) 信仰不是关于神的存在 思考一下“信”的意思。许多人认为“信”指相信神是存在于世的。我们认为神只是想让我们相信他在那里,但是圣经给出了不同的释义。它是这样说的: 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就连鬼魔也信,却是战兢。(雅各书 2:19) 这里圣经中用讽刺的手法表明,简简单单的信神是存在于世让我们变得和魔鬼一样。亚伯拉罕确实相信神的存在,但是那不是他获得义的原因。神已经承诺亚伯拉罕会给他一个儿子,正是这个承诺,亚伯拉罕不得不选择是否去相信它,尽管他知道他已经80多岁,而他的妻子已经70多岁了。他相信神在某种程度上会履行这个承诺。信仰,在这个故事中,意味着信任。亚伯拉罕选择相信神会赐予他一个儿子。 当亚伯拉罕选择相信神会履行赐予他一个儿子的承诺时,神同样给予他 – “奖励”他 – 义。最后亚伯拉罕不仅得到了承诺的实现(一个儿子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国),也得到了义。 义 – 并非来自于功绩或努力                       亚伯拉罕并不是赚到了“义”;它是被“奖励”给他的。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赚到了某样东西,你为了获得它付出了努力 – 你值得获得它,就像你做了工作就会得到工资一样。但是如果某样东西被奖励给你,它是直接给你的,不是赚的或应得的,而只是接受。 我们认为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做善事,或者满足义务使我们值得或应得义。亚伯拉罕证明这个想法是错的。他没有尝试去赚得义,他仅仅选择去相信神对于他的承诺,义即被赋予。 亚伯拉罕的信仰:他赌上了他的生活 选择去相信承诺中许下的儿子很简单,但是却不容易。当他第一次被许以“大国”的时候,他已经75岁了。他离开了他的故乡,旅行去了迦南。大约10年过去了,亚伯拉罕和莎拉仍旧没有一个孩子,何谈大国!“如果能够做到,神为什么还没有给我们一个儿子呢?”他可能会有疑问。亚伯拉罕相信会有儿子的承诺,因为他相信神,尽管他不明白承诺涉及到的一切,他的问题也没有全数得到解答。 相信承诺需要积极的等待。住在帐篷中等待承诺的实现打乱了他的整个生活。找一个借口,回到他离开多年、兄弟亲朋仍在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现在的伊拉克)应该会容易的多,那里的生活很舒适。 然而,他对承诺的信任高于生活中的其他目标 – 安全、舒适和健康。他可以不相信承诺,仅仅相信神的存在,并继续参与宗教活动,做做善事,但是这样他将仅仅保持了他的宗教信仰,而不会被“赐予”义。… Read More »获得义 – 亚伯拉罕的实例